编者按:入汛以来,武汉发生了几次强降雨。特别是6月30日以来的大暴雨,造成武汉城区渍水严重。市路桥中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入全市防汛排渍抢险工作中,截止到发稿时,路桥中心共参加防汛排渍980人次,出动车辆120台次,调集排水泵18台、沙袋2500余条,排除25个安全隐患点,保障了我市桥梁道路的安全畅通,涌现出了一大批冲在急难险重一线、用实际行动落实“两学一做”要求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为表扬先进、树立典型、鼓舞士气,为路桥中心防汛排渍抢险工作汇聚强大正能量,现选编部分防汛排渍工作中的典型事迹予以印发,请中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后续,党群工作部将继续挖掘防汛排渍抢险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欢迎各基层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踊跃投稿。
践行“两学一做”精神,打好排渍防汛攻坚战
——道路桥梁管理处防汛排渍工作纪实
道路桥梁的安全畅通是武汉市民出行的重要保障,在迎战6月以来的持续强降水过程中,道路桥梁管理处的党员干部职工以“不惜一切代价保障9座特大型桥梁安全畅通”为己任,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防汛排渍一线,不仅经受住了6月19日、7月2日多场大雨的考验,而且在7月6日的特大暴雨中长时间坚守在防汛排渍一线,保障了道路桥梁的安全畅通。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长江流域今年发生大洪水的概率很大。为此,道路桥梁管理处及早制定下发了防汛应急预案,并组织了演练,备足了沙袋等防汛物资,时刻准备着做好防汛工作。7月2日的暴雨已经让桥管人不眠不休了近2天。为及时应对再次发生的强降雨,7月4日下午道路桥梁管理处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及时传达了城投集团公司、路桥中心关于防汛工作的紧急部署。会上,全处进行了再动员,强调各支部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防汛排渍一线践行“两学一做”的要求。
7月6日大暴雨,道路桥梁管理处班子成员从凌晨4时起全部陆续赶赴包点的防汛排渍一线。主任黄剑波在白沙洲3、4、5号配电房,党总支书记陈频在长江二桥16号墩,副主任胡友成在汉丹泵房,副主任李波在三环线东北段,四名班子成员与所长、职工群众一道防汛排渍,一直到6日下午渍水退去。
长江二桥管理所,自进入汛期以来,一直安排所负责人24小时值班,同时要求在长江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16号墩配电室实行24小时值守模式,随时发现和处置险情。为预防江水上涨渗入进配电室,该所早在5月中下旬便组织人员对武昌16号墩配电室外电缆进线2处6个电缆孔进行了清理和封堵。在两个防汛排渍重点区域,该所提前储备了应急物资及设备,黄沙930袋,抽水泵共6台(所内水泵2台,黄沙330袋;16号墩配电室水泵4台,黄沙600袋)。
7月6日凌晨,支部书记阮国友一夜无眠,看到雨越下越大,一颗牵挂的心始终放置不下,他耗着齐腰深的水赶到所里,同时赶来的还有所内几位党员和骨干,他们也都是主动放弃了休息赶来的。阮国友立即带领大家投入到紧张的排渍中,一起对16号墩配电室3个大门进行了封堵,将挡水墙提升了1米高度,用沙袋封堵了桥管所办公区域的两侧大门,防止因周边道路积水漫溢至所内。
经过近12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到中午12时,随着雨水的逐渐减小,已基本完成渍水的抽排任务。此时汗水和雨水已经湿透了全身,大家也都饥肠辘辘了,但看到已经退去的渍水,都感到无比的欣慰。 为了防止雨情反复,大家一直坚持值守到晚上8点才离开。
不忘初心 心系网点
——记客户服务处网点应对防汛工作
连日来武汉市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长江水位超过28米,防洪形势严峻。为应对强降雨,两个服务中心成立了由20人组成的防汛抢险突击队,实行24小时全天候待命,并对所属18个网点完成了“体检”,沙袋、防滑垫、雨鞋等各类防汛物资均发放到位。
6月19日周日,武汉首轮强降雨到来,华之捷服务点和汉西服务点为易渍水重点区域,二服中心副主任、突击队队长、党员温明武同志,东西湖片区主管、突击队队员彭峰同志带领所属员工对网点进行应急防汛,利用休息时间,冒着大雨连夜将一包包沙袋垒在网点门前,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6月20日,江夏ETC服务点组长、城投优秀共产党员董志民同志为不影响网点正常对外服务工作,安排网点工作人员上班提前出门,按时开门,由于路上渍水太深,他带头泡在齐腰深的水中步履艰难的带领大家走到服务网点,确保了网点的正常运营。
7月3日周日,武汉城区又迎特大暴雨,突击队员东西湖片区主管彭峰同志独自到华之捷服务点检查渍水情况,见雨势太大,为第一时间保证网点设施设备安全,他没有选择回家,在服务点值守整晚,随时关注路面渍水情况,确保了网点安全。
别叫他,让他睡会儿吧!
——周全同志防汛排渍工作纪实
6月30日以来,暴雨在武汉肆虐了一周。至7月6日上午,共降雨560毫米。这轮降雨持续时间长、缓冲时间短。此前,持续的强降雨已经使长江水位超过警戒水位,中、小河流汛期汹涌,整个武汉处于外洪内涝之中。此时的武汉处在自1998年后、十多年未有的最艰难时刻。路桥中心管辖的9座特大型桥梁也面临着持续的、繁重的防汛排渍任务。
周全,路桥中心最年轻的领导班子成员,分管负责武汉这9座特大型桥梁安全畅通任务的道路桥梁管理处和桥梁技术部。9个重要的交通生命线,都是武汉市民出行的重要保障线,安全责任重大、防汛任务严峻。按照城投集团公司防汛排渍防涝重点部位“包点”责任清单和路桥中心2016年防汛工作预案,周全同志除分管负责9座桥梁的安全畅通和三环线5个泵站的防汛排渍工作外,还承担着路桥中心“三环线小河桥防汛工作组”组长的职责。面对城投集团党委的统一调度,他在路桥中心党委的领导下迅速组建了三环线小河桥防汛工作小组,并带头值守值班。
7月2日,连降大暴雨导致长江水位猛涨,三环线小河桥水位已超出预警线且情况紧急,周全同志心急如焚,连夜赶赴三环线小河桥防汛现场,与城投集团、桥建集团等单位联合组织人员进行防汛抢险。在整个排渍过程中,周全同志始终与干部职工奋战在一线,组织防汛人员提前在防汛重点部位进行垒坝挡水、堆沙包,白天晚上连轴转。饿了,就简单吃两口;累了,就靠在躺椅上打个盹,一有情况又马上投身到防汛工作中。从7月3日至7月7日,周全同志连续在三环线小河桥奋战了几十个小时后,又赶赴三环线其他5个泵站查看渍水情况。随后,又匆忙赶回路桥中心处理积压多天的文件,待处理完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中。刚刚躺下不足3小时,电话铃声又响起,一旁的女儿心疼地看着他,说“别叫他,让他睡会儿吧!”
面对汹涌汛情,作为一名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周全同志始终坚持在防汛工作的最前沿,充分发挥“顶梁柱”作用,在防汛一线当先锋、作表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领导干部“带头做”的标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常做常青的行动自觉。
身先士卒坚守防汛一线 履职尽责保障系统平安
——记ETC系统管理处主任 彭宗奎
2016年6月武汉市进入雨季和汛期以来,已经历了多轮持续强降雨,长江汉口段水位已达警戒水位,防汛排渍形势极为严峻。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城投集团公司的防汛工作部署,路桥中心进入了全面防汛状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24小时待命,随时奔赴防汛第一线,ETC系统管理处主任、共产党员彭宗奎同志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优秀代表。
彭宗奎同志立足于履行保障ETC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工作职责,在汛期来临之前就领导制定了ETC系统设备防汛排渍工作预案,认真分析了ETC系统设备汛期重点风险防范部位,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措施。在做好ETC系统管理处防汛排渍的指挥领导工作同时,他还身先士卒坚守在防汛排渍第一线,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时刻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7月6日凌晨,武汉汛期新的一轮特大暴雨突然来袭,汛情就是命令,看着暴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彭宗奎同志在第一时间立即给运行维护中心的当班人员打电话询问ETC设备运行情况,并布置了防汛安排。凌晨5点,他叫醒睡梦中的儿子,简单地吩咐了一下生活安排,就顶着大雨驱车赶往路桥中心。路面的积水已经多处没过了汽车轮胎,他小心谨慎地开车到达中心后,来到运行维护中心检查了当夜ETC系统的防汛排渍情况,了解到晴川桥ETC机房有渗水的情况后,他顾不上有片刻的休息,马上又赶往晴川桥ETC机房组织堵漏排水,他和运维队员们一道用抹布、拖把将地面的渗水吸干,就这样反复不停地吸着,保证了ETC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晴川桥ETC机房抢险的过程中,得知长江隧道地下3层弱电机房内的ETC系统UPS及电池组被雨水淹没,造成了停电,彭宗奎同志马上电话报告了中心领导,并调配运维队员赶往长江隧道开展抢修工作。回到中心后顾不上休息,他就陪同中心副主任郑欣同志一起前往长江隧道查看险情、组织抢修,他们一行人员趟过没过膝盖深的积水到达机房,指挥人员抓紧时间抢修,下午17:17分终于抢修完成恢复了供电。
大雨暂时停歇了,一天紧张忙碌的防汛排渍抢险工作也完成了,彭宗奎同志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办公室,又开始了当晚的防汛领导值班,继续准备迎接新一轮的防汛战斗。
科学防汛 技术保障 确保重点部位平安
——记道路桥梁管理处 张水才
张水才,路桥中心电气工程师,长期从事桥梁电务管理工作,作为中心道路桥梁管理处技术室的负责人,他积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今年5月汛期来临前,亲自对中心管辖的三环线5座泵房机电部分、进出管道等进行排查、维护,将三环线泵房、长江二桥16#墩配电房、白沙洲大桥3#、4#、5#配电房、月湖桥ETC发电机房、天兴洲大桥江南配电房等16处确定为防汛重点部位,并根据长江二桥16#墩配电房、白沙洲大桥等配电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防汛抽排方案,为部分防汛点选择性配备潜水泵等防汛物资,并督促各桥梁管理所对移动式潜水泵安装了漏电保护器,为中心防汛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6月1日早上,一场暴雨致使白沙洲大桥4#配电房总开关跳闸,水泵因无电停止抽排,张水才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人员抢修,他按照事先制定的“下堵上围、两道围堰”的防汛抽排方案,对电缆沟进出口进行封堵,对配电房周边小范围砌筑临时围堰,对配电房大门砌筑防水墙,此方法的应用有效保障了白沙洲大桥配电房的安全。张水才同志不仅技术过硬,而且责任心极强,6月19日、7月6日两次特大暴雨,他都主动到白沙洲大桥配合参与3个配电房的防汛工作,累计工作达52小时,只有看到配电房安全无恙,路灯、航道灯以及桥面用电设施、ETC设施正常运行,他才肯放心离开。
尽职守责,全力确保汛期桥梁及航道安全
——记道路桥梁管理处 周涛、唐洪勇
7月6日,一轮特大暴雨袭击江城武汉,由于东西湖外排泵站无法及时抽排,导致汉丹泵站抽排的渍水倒灌,三环线汉丹泵站下穿通道内外环中断。正在住院治疗的电务技师周涛听说情况后,立即从医院赶到管理所。由于渍水部分淹没了泵机启动柜,如果强行启动将导致操作人员发生触电事故,电务技师周涛制定了通过直接启动泵机进行抽排的抢险方案,独自拆除设备,做好准备工作,一直等到下午15时左右,东西湖区水位降低,泵站出现落差时,先启动一台泵机进行抽排,16时泵站机柜水退去,再启动另一台泵机,一直抽排到20时左右,才抽完全部渍水,恢复了三环线的交通。为了保证在下一轮降雨之前完成泵站抢修任务,从9日开始,他连续三天上午在医院输完液后,马上赶至南湖村泵站和汉丹泵站,和其它同志一道,冒着高温抢修故障设施,保障了泵站设施完好。
7月13日晚10点,鹦鹉洲长江大桥管理所夜班管护人员在对桥梁设施巡查中发现,上游桥涵灯因故障熄灭,影响桥下船舶通行安全,更危及到桥梁及航道的安全。接到巡查报告后,管理所电务技师唐洪勇同志从家中赶赴现场,带领当班管护队人员进行抢修工作,在抢修中汗水湿透了他们衣衫,他们顾不上休息,也顾不上降温,更顾不上喝水,心里想的是以最快速度恢复灯具正常,以保障桥梁及航道安全,经过大家齐心协力,在23:00时桥涵灯恢复了正常运行。
“两学一做”见行动 防汛排渍齐出力
——记建通公司陈正明、胡新强
进入2016年的夏季以来,武汉多次遭遇强降雨袭击,防汛抢险工作拉响警报。国博地下通道铁路专用线是进出国博中心的重要通道。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极易发生渍水,一直是路桥中心防汛排滞工作的重点。关键时刻,路桥中心所属建通公司的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党员践行“两学一做”,让党旗始终飘扬在防汛抢险第一线。
建通公司党总支在陈正明书记的带领下,每天24小时都在铁路线现场靠前指挥,带队始终冲在抢险的第一线,排除一切困难,保证现场抽排工作的顺利进行,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抽排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渍水对铁路专用线通车的影响。特别是陈正明书记,坚持每天到现场工作。大雨期间,无论是不是他当班,只要下雨他都始终战斗在排渍现场,督促现场人员提高警惕,绷紧神经,做到人到位、眼到位、记录到位、责任到位。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和现场人员一起始终坚守在一起,都没有顾上回家看看,为了减轻家人的担心,他每天都只是在电话中简单地问问家里的情况,报一下平安。
他的行动感染和带动了公司全体员工,使公司防汛队伍在整个汛期保持了高昂斗志。全体党员干部和防汛队员们把“雨声就是命令,排渍抢险高于一切”内化成自己的行动准则,克服长期作战的疲惫,不顾危险和辛劳,全力奋战保卫铁路安全。
专用线项目负责人胡新强6月初因身体原因入院治疗。刚刚办完出院手续就投入了防汛抢险第一线的工作,日夜在现场值守。6月30日凌晨,国博铁路专用线抽水供电设备突然断电,导致防汛排渍抽水设备停止工作,水位迅速上升。他不顾危险,立刻涉过齐腰身的水进入设备房对抽水设备进行检查、查明故障原因、快速进行了修复,恢复了抽水设备的正常工作,保证了铁路专用线的正常运营。